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凤凰网: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LCCI ESG分析师证书成职业进阶黄金钥匙

—— 中英联合认证构建“国际标准 + 中国实践”人才培养新范式

一、政策密集落地,ESG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2025 年我国ESG发展进入“强制规范+价值创造”的关键阶段,一系列顶层设计与落地政策的密集出台,正推动ESG从企业“附加题”转变为“必答题”,更催生了对专业人才的刚性需求。从监管框架到实践指引,我国已构建起兼具国际兼容性与中国特色的ESG发展体系,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政策基础。

在国家层面,ESG信息披露已实现从“鼓励自愿”到“强制规范”的历史性跨越。2024年4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联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首次明确 A 股市场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强制披露框架,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ESG强制披露时代。紧随其后,财政部等九部委于2024年11月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 (试行)》,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顶层设计文件,其在信息质量特征、披露要素等方面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保持衔接,实现了国内标准与国际规则的精准对接。

2025 年政策推进步伐持续加速:1月,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为企业高质量报告编制提供细化指导;3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 “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于7月正式施行;4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1号 —— 气候 (试行)(征求意见稿)》,聚焦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建设;6月,上交所推出《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引入专业投资者等举措提升企业ESG管理绩效。这一系列政策形成完整闭环,推动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运营核心。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环境维度的政策支撑体系愈发完善。2024年9月发布的 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14067标准,增加数据地理边界信息等本土化内容,为企业碳足迹核算提供统一技术规范。同时,证监会明确提出加大对“漂绿”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实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公开谴责乃至融资限制等严厉措施,倒逼企业提升ESG管理的专业性与合规性。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使ESG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兴通讯、TCL科技等标杆企业通过ESG科技创新实践获评 “A 股上市公司ESG科技创新先锋”,印证了ESG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既懂国际规则又通本土实践的ESG专业人才,正成为政策落地与企业转型的关键支撑。

二、人才战略升级,多地将ESG人才纳入紧缺目录

伴随ESG政策的深化实施,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ESG人才已被纳入国家及地方重点人才培养体系,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为从业者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

从国家层面看,ESG人才培养已上升至战略高度。2024年4月,由财政部推荐,人社部、教育部引进特别引进拥有 140 余年历史的英国伦敦工商会(LCCI)与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EFMAC)联合开展 “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 项目,旨在构建 “国际标准 + 中国实践” 的人才培养体系。该项目通过后可纳入人社部共建的全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库,实现职业资质与国家人才体系的直接对接。

地方层面的人才政策更是亮点纷呈,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纷纷将ESG相关人才纳入紧缺目录并给予专项扶持。北京市在《2025 年紧缺人才目录》中,明确将“ESG分析师”“可持续发展管理师”列为金融领域重点引进人才,给予落户加分、租房补贴等政策支持;上海市推出“ESG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对取得国际权威ESG认证的从业者给予最高8000元的培训补贴,并将其纳入金融人才积分体系;深圳市则在科创企业扶持政策中明确,拥有ESG专业人才团队的企业可优先获得政府引导基金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

金融监管部门亦将ESG人才能力建设纳入行业发展规划。中国银保监会在《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24-2028 年)》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建立ESG人才评价体系,将专业资质作为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证监会在券商、基金公司分类评级中,已将ESG投研团队建设情况纳入评价指标,间接推动了金融机构对ESG专业人才的争夺热潮。

市场需求的数据印证了人才缺口的严峻性。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ESG相关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80%,其中分析师岗位占比超40%,而具备国际认证资质的从业者不足市场需求的15%。这种供需失衡直接推升了ESG人才的薪资水平,初级分析师起薪较传统岗位高出 20%-30%,资深分析师年薪可突破60-100万元,在头部资管机构甚至可达80万元以上。政策扶持与市场激励的双重驱动,使ESG分析师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之一。

三、中英联合打造,LCCIESG分析师证书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ESG证书体系日益丰富的市场中,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凭借 “国际权威 + 本土适配” 的独特定位脱颖而出,成为连接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的桥梁,其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认证背书、知识体系与资质价值三大维度。

(一)双权威背书构建全球认可的资质基石

LCCIESG分析师证书的权威性源于中英两大机构的深厚积淀与联合背书。英国伦敦工商会(LCCI)成立于1881年,是经英国资格与考试监管办公室(Ofqual)批准的权威认证机构,其资质体系纳入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体系(NVQ)框架,认证网络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在英联邦国家及东南亚地区享有 “求职通行证” 的美誉。中方联合颁证单位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协会,深度参与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与本土化标准建设,其认证体系纳入人社部共建的全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库。

这种“国际 + 国内”的双轨认证模式带来双重价值:通过者可同时纳入LCCI国际人才库与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ESG专业人才库,实现“一考双认”的资质叠加效应;证书考核标准同步国际职业能力要求与中国ESG人才评价体系,既符合ISSB、TCFD等国际框架要求,又适配国内《企业ESG信息披露指南》等政策规范,成为跨国业务与本土实践的双重资质证明。

(二)“双标融合” 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LCCIESG分析师证书的课程体系以 “国际框架为骨、本土实践为肉”,构建了兼具系统性与实操性的知识架构,分为国际ESG框架、中国本土化实践、实战技能培养三大核心模块,实现了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

国际ESG框架模块全面覆盖全球主流标准与前沿趋势,包括ESG三大维度核心理论(环境管理体系 ISO 14001、社会责任 SA8000、公司治理原则)、国际评级方法论(MSCIESG评级、Sustainalytics 风险评估)及前沿议题(TCFD 气候披露、生物多样性保护、ESG投资策略)等内容,帮助学员建立全球化的知识视野。

中国本土化实践模块则精准对接国内政策与行业痛点,聚焦《绿色债券发行指引》《ESG投融资指引》等政策解读,深入剖析传统制造业碳足迹核算、金融机构ESG风险管理等行业转型路径,提供 “碳达峰计算器”“ESG绩效评估模型” 等本土化工具的实操训练,并通过中国新能源企业、央企等典型案例研讨,强化学员的本土应用能力。

实战技能培养模块是课程体系的点睛之笔,通过模拟ESG尽职调查、企业ESG报告编制、ESG投资组合分析等真实场景训练,重点提升学员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如ESG数据爬虫技术、GRI 标准指标映射)、跨部门协作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能力,实现从 “知识掌握” 到 “能力应用” 的转化。

此外,证书采用分层认证体系,初级认证面向入门者侧重基础理论与合规操作,高级认证针对资深从业者聚焦战略层面的ESG管理,考核形式融合理论笔试、案例分析报告及情景模拟答辩,确保通过者具备 “理论 + 实践” 的双重能力。

(三)差异化竞争中的资质价值凸显

与市场同类认证相比,LCCIESG分析师证书在适配性、认可度与职业赋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LCCIESG分析师支持中文考试且报考渠道便捷,更符合国内从业者的学习需求;LCCIESG分析师的知识体系覆盖企业管理、合规咨询等更广泛领域,适配人群更为多元;LCCIESG分析师的国际资质背书在跨国企业与跨境业务中更具竞争力。

这种差异化优势直接转化为职业竞争力:在国企央企招聘中,LCCIESG分析师证书作为全球认可的的国际认证,成为ESG部门入职的优先条件;在跨国企业中,其英联邦国家认可度帮助从业者获得跨境项目参与机会;在金融机构中,证书所涵盖的国际评级体系与本土政策解读能力,使其成为ESG投研岗位的核心资质要求。数据显示,持有 LCCIESG分析师证书的从业者起薪较无证者高出20%-30%,职业晋升速度加快40%以上。

四、职业路径多元,解锁可持续发展领域黄金赛道

LCCIESG分析师证书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与资质背书,为从业者打开了多领域、高成长的职业发展通道。无论是金融行业、企业内部还是专业服务机构,持证者都能凭借 “国际视野 + 本土能力” 的核心优势,在ESG浪潮中实现职业价值跃升。

(一)金融领域:ESG投资与风控的核心力量

金融行业是ESG人才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之一,LCCIESG分析师证书所涵盖的国际评级体系、投资策略与风险评估知识,使其成为券商、基金、银行等机构的核心招聘标准。

在券商领域,持证者可从事ESG研究员岗位,负责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可持续发展报告解读及ESG投资价值挖掘,为投行项目提供合规尽调支持。头部券商如中金、中信证券的ESG研究团队中,LCCIESG分析师证书持有者占比已达35%,这类岗位年薪普遍在25-40万元,资深研究员可达60万元以上。

在基金与资管行业,ESG投资经理成为热门岗位,持证者可参与ESG主题基金的产品设计、投资组合构建与绩效评估,运用MSCI、Sustainalytics等评级模型筛选优质标的。易方达、高瓴等头部机构明确将LCCIESG分析师证书列为ESG投资岗位的优先条件,这类岗位不仅年薪可达50-80万元,更能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在银行业,绿色信贷与ESG风险管理岗位需求激增,持证者可负责绿色信贷项目的ESG风险评估、企业客户ESG绩效审核及可持续金融产品创新。国有大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已建立专门的ESG风控团队,持证者可享受专项培训补贴与晋升绿色通道。

(二)企业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地执行者

随着ESG纳入企业战略核心,国企、央企及上市公司对内部ESG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LCCIESG分析师证书所具备的政策解读与体系建设能力,使其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依据。

在央企与国企中,ESG经理岗位负责统筹企业ESG管理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及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国家电网、中石化等大型央企明确要求ESG部门员工需持有国际权威认证,持证者可参与集团层面的ESG战略制定,年薪在20-40万元区间,且具备明确的职级晋升通道。

在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关系与ESG合规岗位需求突出,持证者负责对接监管机构的ESG信息披露要求、与投资者进行ESG沟通,并防范 “漂绿” 风险。中兴通讯、三一重工等ESG标杆企业,均将LCCIESG分析师证书作为相关岗位的入职加分项,这类岗位因直接对接资本市场,薪资涨幅普遍高于其他职能部门。

在跨国企业中,可持续发展总监岗位负责统筹全球业务的ESG合规管理,LCCIESG分析师证书的国际认可度使其成为这类岗位的核心资质。微软、西门子等企业在中国区的可持续发展团队中,持证者可主导跨境ESG项目,享受全球轮岗与国际培训机会,年薪可达80-100万元。

(三)专业服务机构:价值赋能的第三方专家

咨询公司、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是ESG人才的重要雇主,LCCIESG分析师证书所具备的专业分析与实战能力,使其成为这类机构的“刚需”资质。

在咨询行业,ESG咨询顾问负责为企业提供ESG体系搭建、评级提升、碳管理等专项服务。波士顿咨询、McKinsey等国际咨询公司的ESG团队中,LCCIESG分析师证书持有者可参与央企、跨国企业的高端项目,年薪在30-60万元,资深顾问可晋升为合伙人,收入实现指数级增长。

在评级机构,ESG分析师负责企业ESG评级模型构建、数据评估与报告撰写。中诚信绿金、商道融绿等国内头部评级机构,将LCCIESG分析师证书作为分析师岗位的必备条件,这类岗位因直接影响企业资本市场形象,职业成就感与薪酬回报兼具,年薪可达25-50万元。

在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审计岗位应运而生,持证者负责对企业ESG报告进行鉴证审计,防范信息披露风险。普华永道、德勤等 “四大” 会计师事务所已组建专业的ESG审计团队,LCCIESG分析师证书持有者可参与上市公司的ESG审计项目,享受审计费分成等激励政策。

此外,LCCIESG分析师证书还为从业者开辟了政策研究、国际组织、学术教育等多元化发展路径。持证者可入职发改委、证监会等政府部门参与ESG政策制定,或加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国际组织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亦或进入高校担任ESG专业教师,实现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五、把握ESG浪潮,以专业资质成就职业未来

从政策演进到市场需求,从资质价值到职业发展,ESG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作为我国ESG强制披露的深化之年,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将使ESG专业人才成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LCCI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以“140年国际经验 + 中国本土化实践”的独特优势,构建了连接国际标准与中国市场的人才培养桥梁。其双权威背书的公信力、双标融合的知识体系、双轨认可的资质价值,使其成为从业者突破职业瓶颈、抢占发展先机的黄金钥匙。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LCCIESG分析师证书是搭建ESG管理体系、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人才保障;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它是切入ESG投资蓝海、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利器;对于职业转型者而言,它是进入高增长领域、实现薪资跃升的快速通道。在ESG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选择 LCCIESG分析师证书,不仅是选择一份职业资质,更是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同频共振。

正如节能铁汉等企业的发展教训所警示的,ESG合规与管理的专业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要求。而LCCIESG分析师证书所培养的专业能力,正是帮助企业穿越合规迷雾、实现价值增长的关键支撑。在这场关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浪潮中,以LCCIESG分析师证书武装自己的从业者,必将成为时代的先行者与受益者。

© IAB英国伦敦工商会LCCI国际资格考试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3017724号-2